在金属加工领域,协易冲床(Seyi)因其稳定性和适应性广受认可,但若吨位选择不当,可能导致模具损耗快、能耗浪费或产能不足。本文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,提供一套系统的吨位选择方法。
材料类型与厚度
不同材料的冲裁抗力差异显著:
低碳钢板(1mm厚)约需30吨冲压力;
不锈钢(同厚度)需增加20%-30%吨位;
铝、铜等软金属可降低10%-15%。
加工工艺要求
冲裁:吨位=材料周长×厚度×抗剪强度×1.3(安全系数);
弯曲/拉伸:需额外计算脱模力,避免材料回弹卡模;
连续模:总吨位=单工序峰值吨位×1.2。
小批量多品种
建议选择协易可变行程冲床(如SV系列),通过调整行程适应不同模具,避免频繁更换设备。
大批量单一产品
优先考虑固定吨位机型(如HF系列),确保长期运行稳定性,例如:
汽车钣金件(80-200吨);
电子端子(25-60吨)。
节能与成本平衡
协易的伺服驱动冲床在低负载时可降耗30%-40%,适合电费成本敏感型企业。
误区1:“吨位越大越好”
超规格吨位会导致设备采购成本上升,且可能加速模具磨损。
误区2:“忽略设备开放高度”
若模具高度超过冲床开放高度,即使吨位足够也无法安装。
机型系列 | 吨位范围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SD系列 | 25-110吨 | 电子元件、小型五金 |
HF系列 | 80-400吨 | 汽车部件、家电外壳 |
SV系列 | 60-250吨 | 多品种柔性生产 |
选择协易冲床吨位时,需综合材料特性、工艺复杂度及产能规划,必要时可联系协易技术团队提供免费选型测算。合理匹配吨位不仅能提升生产流畅性,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综合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