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车企不仅在电池技术、智能驾驶上发力,更在制造环节寻找突破口。伺服冲床这一曾经的专业设备,如今正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生产线上的新宠。
随着新能源电池壳体需求快速增长,伺服冲床在电池壳体拉伸成形环节展现出显著优势,既提升拉伸精度,又提高拉伸速度,成为新能源电池壳体高质量制造的关键装备01 制造革新,伺服冲床缘何受青睐?
新能源电池壳体主要依赖薄板拉伸成形,这一工艺要求设备同时具备高速度和高特性。传统冲床在壳体拉伸过程中,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材料开裂起褶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伺服冲床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。它通过控制冲压过程,使压力均匀分布,不但可以褶皱的发生,还可以减少工艺环节。
江苏常锻伺服冲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彭城指出,伺服冲床相较于机械冲床,电机节能超过65%,噪声降低约10db,精度可以控制在0.01毫米以内,生产速度也比机械冲床高出约一倍。
02 效能比较,伺服冲床带来哪些提升?
在具体应用场景中,伺服冲床的性能优势更为明显。以汽车产业中的热成形过程为例,这是生产轻量化车身零部件的重要工艺。
协易机械的实践案例显示,使用伺服冲床进行热成形,生产速度可从传统油压冲床的每分钟3-4个提升至6个,产能提升20-30%。
在节能方面,伺服冲床同样表现突出。协易机械的伺服冲床产线耗电量仅为传统冲床的二分之一,可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。
此外,伺服冲床还能通过的冲压曲线控制,配合不同的加工目的,达到产能提升与品质改善的双重效果。
03 技术突破,伺服冲床如何赋能新能源制造?
伺服冲床在新能源车辆制造中的应用尤为广泛。面对各种新能源车所使用的复合材料难成型的挑战,伺服冲床展现出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适应性。
在新能源电池壳/盖等拉伸件、氢能源双板、电池热管理水冷板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中,伺服冲床都有着巨大的需求潜力。
济南二机床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提供的大型全伺服冲压线,由多台伺服压力机及送料装置、自动化系统等组成,应用了伺服驱动、数控液压、同步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,生产节拍可达每分钟16次。
04 市场前景,伺服冲床发展空间有多大?
尽管优势明显,但目前冲压设备伺服化率仍然不到10%,500吨以下伺服冲床占比仅有2%左右。这一数据预示着伺服冲床在市场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向制造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,伺服冲床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。国内伺服冲床企业也在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遇。
常锻伺服成立于2023年,在短短两年内已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伺服冲床梯队企业,其产品和营收逐年呈翻倍增长。
该公司已实现控制器、驱动器、电机、机械本体自主研发生产,相关器件100%国产化。
随着新能源车企加速扩产,伺服冲床正在从辅助设备升级为生产线的核心。国内冲压设备伺服化率仍不足10%,这片蓝海市场的潜力刚刚开始释放。
未来,随着复合材料应用增多和轻量化要求提高,伺服冲床的柔性加